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第5部分

地上的敌人都得拼命找地方躲,今天却是连个土八路的影子还没看见,就损失一个战机。

    日军飞行员握着操纵杆的手沁出了汗!

    还在空中打着转的鬼子战机驾驶员忽觉飞机一震,一阵猛烈的气流在驾驶室内反复冲撞,他的眼前的机舱玻璃上却现出两个大洞,明显一颗弹头刚刚横穿而过。

    还未等鬼子驾驶员反应过来,飞机机身连同他的身体同时抖了数下,他只觉身体数处麻了几下,全身的力气像是从身上几个地方不断的流失。

    新换进弹匣的黑色子弹是李卫和兵工厂技工们新开发新品种子弹,专门配合7.92毫米口径的97改狙击步枪,技术学名叫钢芯穿甲弹,技工们俗称为黑穿甲,专门用来打鬼子装甲车的,与红爆头弹并称为黄涯洞兵工厂的“红与黑”,黑穿弹的弹药采用现代配方,经过多次化学实验摸索出来的颗粒状火药,两种硬度和重量不同的金属打造而成的重芯弹头,弹芯细长,格外注重穿透力,提高了杀伤力和射程,配合加长的枪体膛线,子弹初速1000米/秒,作用在单位面积“比动能”极其可怕,能在普通的装甲面前也不会不跳飞。

    由于这种子弹生产不易,对于生产成本和对枪身磨损程度实在太高,这种子弹一直没有正式发布,只是限量生产了极少的量。这种黑穿甲弹配合上7.92毫米口径97改狙击枪,足以击落800米距离内的中岛(nakajima)制ki-27战斗机。

    飞行速度慢,而且处于低空扫射的鬼子战斗机在97改狙击枪面前简直是找死。

    有些呆滞的驾驶员不可置信的望着手上从身上摸出的鲜血,一股腥甜之意忍不住喷了出来,视觉渐渐涣散,天地仿佛在扭曲,眼前的大地在无限放大,机舱风挡玻璃上喷出的无数血点令他想起家乡长崎鲜红烂缦的樱花。

    “多美的樱花啊,家里的妈妈不知道怎么样了。”鬼子驾驶员迷离着双眼,有出气没进气神智不清的咕哝着,随之一声巨大的爆炸彻底将他的灵魂印记抹煞了。

    而在观察员等人的眼前,第二架鬼子战斗机被李卫的子弹击中后,机身拖出长长的黑烟歪歪扭扭地一头栽到鬼子阵地上,爆起一团巨大的火球,随之一起完蛋的还有战壕里的十几个鬼子兵。

    被黑穿甲弹惊人后座力震的手发麻的李卫,心底下深深佩服兵工厂的那些资深技工,他们有出身于蜡染艺人,有出身微雕工匠,有出身于金银器的工匠,各行各业数十年的手艺活,硬生生借助简陋的机床和工具,生产出如此高精度的武器。

    “真是厉害啊。”总参的观察员几乎像是咽口水般抚摸着李卫递过来的97式狙击步枪,这回他几乎可以理解周围那些八路军战士为什么看到李卫手上的枪会有狼一样的眼神了,鬼子兵都是随便爆头,而且连飞机都能打下来,要是大批装备,那鬼子还不早早地赶出去。

    没人能想到这么一支细细长长的玩意儿能打下飞机来,靠,在他们的心目中,飞机的威力简直是无敌,居然能把飞机打下来的武器,那就不一样了,简直是神兵利器,不少人脸上就变了色了。

    “好好好,要是能大批量装备部队就好了。”观察员一点赞叹,一边拔出弹匣,里面还剩两颗黑穿甲,又插了回去,他也手痒了,不过这种子弹用来打人,好像太奢侈了点,李卫也没敢吭声,由着这位领导玩吧。

    刚把枪口瞄向鬼子阵地,透过高倍度瞄准镜却发现整个战场上已经是枪声寥寥,鬼子阵地上晃着八路军战士,趁着刚才两架鬼子战斗机被打下来,鬼子们气势大落的当儿,八路军战士们的一阵喊杀声已经远去了。

    听着观察员的嘀咕,李卫有点冒冷汗,大量装备部队?光搞这两支枪就让十六人的老技工就整整花了一个星期,装备一个团都不可能,搞出两支来玩已经是滥用职权了,简直是要他老命了,李卫紧闭着嘴,硬是没接上话。

    “操他个狗日的,鬼子也太不争气,真不经打,卫子,有空多搞几支来。”见没目标可打的观察员气得只作罢,也有点恼李卫打得太凶,李卫那一阵点杀和击落飞机早让鬼子没剩下丝毫战意,今天的战斗也算草草的结束……

    “报告首长,这种枪支现在因为材料的关系现在只能做出两把,如果没有特种矿产的供应,恐怕不能大批量装备部队。”李卫硬着头皮道,这个观察员同志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而且现在这种资源缺乏的战争中,像ak47这种消耗子弹太奢侈的武器,李卫根本没打算造,还是标准单发射击的中正式步枪和三八枪能最有效率利用不多的子弹,最适应现在的战场。

    “唉,李卫同志,你做的很好,等打走了鬼子,我们一定会建立许多采矿厂和钢铁厂来生产这类的新式武器装备部队。”观察员带着几分憧憬的说道。

    “李卫同志,你设计出的97式步枪很好,为抗战事业立了一大功。”早已经察颜观色的三团长郑叔文,捞着福了,他都快乐坏了,简直是镇团之宝啊,心底下总感觉着李卫像是留了一手,话锋一转道:“这次观察员同志到我们这里视察,对上级领导的关心我们表示感谢,这两支狙击步枪,请观察员同志带一支给杨程武司令员。”

    三团长郑叔文特别满意李卫带来的礼物,这次反扫荡战役,还有主力一团和二团的人正眼红着自己这个傍着的兵工厂呢,要是不这么说,人家还不想法设法挖咱墙脚呢,只是郑叔文仍是未料到李卫留得这一手未免太大了些。

    “我们三团的兵工厂已经准备两百发自产的7.92毫米口径中正式碎甲弹和三百发6.5毫米口径的三八式碎甲弹请观察员同志顺便带上,让兄弟部队也尝尝鲜吧。”李卫也是顺风点火,大大提高三团在观察员心中的好印像,战士们私下传的红爆头弹被李卫定义的官方名称为碎甲弹。

    李卫没敢说黑穿甲弹,不然下场肯定是被当场争抢的众人活活掐死。

    yuedu_text_c();

    “好好好,老郑啊,你们出手可真大方啊,不愧是主力团的风格。”观察员脸上的失望顿时一扫而光,一支连飞机都能干下来的新式狙击枪,五百发有价无市的红爆头弹,这回收获简直赚死了,到三团视察果然是肥差。

    五百发碎甲弹被李卫自作主张的送出,虽然兵工厂还能再继续生产,三团长郑叔文心下还是肉痛了一把,但脸上仍是陪着笑不好说出。

    “不行,这小子绝对是宝,得马上转移,不然被其他人挖了去可不好。”三团长郑叔文私底下想到,这回参谋部的观察员屁颠屁颠地带着这批货回去,三团在晋察冀军区肯定名声大噪。

    三团长郑叔文仿佛已经看到师部那里为了这支枪而打起来的混乱景像,那帮大老粗让他们争去吧,郑叔文心下直偷着乐。

    第一卷 第二十一节

    果然不久,参谋部的观察员带回去的狙击枪和五百发碎甲弹立刻引起了轰动,几个首长不信邪地试过枪后,几乎都给惊呆了,简直惊为神枪,没出意料之外,一团和二团的人差点没为争这支枪而在师部打成一团,最终第一战区司令员兼独立一师师长杨程武镇住了场子,这支狙击枪和一百发碎甲弹留在了军区司令部,作为镇师之宝留给警卫连中最好的神枪手保卫首长们,另四百发碎甲弹当做对部队神枪手的奖励。

    这回鬼子们可遭了殃了,拥有红爆头弹的八路军神枪手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专逮鬼子高级军官用红爆头弹,有好一段时间晋察冀战区被鬼子们称为无头军官战区,阵亡的高级官员多数为爆头而亡,这对崇尚武士道的日本鬼子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耻辱,狂呼着冲锋时,不少鬼子军官在很多战斗中只要一出现被打爆头,下面的士兵立刻陷入失去指挥的混乱当中,连带着伪军也吓得直打哆嗦,士气急降,经常不战而溃,大扫荡更是难以为继。

    处于疯狂进攻中的日本鬼子在太行山吃足了苦头后,不得不放弃了原来大扫荡,反而用封锁包围的“囚笼政策”,建立维持会和据点炮楼,企图靠封锁资源来封杀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要把他们困死,饿死。

    光是想想可以媲美狙击弹的7.92红爆头弹,连自己人都脑门子直冒冷汗,更何况是日本鬼子?!

    1940年5月,李卫掰着手指数着自己在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黄涯洞第一兵工厂呆了有六个月,他有点庆幸自己是被分配到了兵工厂,否则参加战斗队伍,这会儿搞不好不知道挂在哪个战场上呢。

    李卫是有点悔自己没有多玩玩电脑游戏cs,空闲之余只是和兵工厂的警卫连练练对战。

    这一天,李厂长找人把正在监督生产红爆头弹的李卫叫了过去。

    “报到!~”李卫进了厂长办公室。

    “卫子,来啦,有个事儿,等会儿,你去师部接个人!”李厂长翻看着一张信笺。

    李卫摸了摸脑袋说道:“什么人啊?!”他很好奇,李厂长一般给他的任务都不算普通,让他接人这种活可算是头一次了,他实在是摸不准这老头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今天有一个大人物要来,嘿,你猜猜是谁?”李厂长逗着李卫。

    “啥啊,你这死老头快说啊!”李卫郁闷极了,他有点懊恼自己没有研究这个时段的历史,否则早知道今天这里会有什么事儿了,哪里还会被这老头子厂长耍。

    “嘿,跟你说噢,要保密哦,上级看中我们兵工厂,要重点发展,派了一个专家过来,做我们晋察冀的军工部部长,听说是党中央特别从苏联调过来的,啃过洋面包,搞军工很有一套的。”李厂长一脸的幸福,自己原来小小的军械所,不断的人才加入,用李卫的怪话说,那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啃过洋面包?!”李卫差点没笑出声来,这老头子还真能逗乐子,不过有一个真正搞军工的过来,总比他这个半道出家的强多了。

    “说了半天,那新到的军工部部长叫啥名儿啊?从苏联回来,是洋鬼子还是中国人?~”李卫开始想像着那个新到军工部部长是一个俄罗斯大胡子的模样,他差点又要暴笑出来。

    从红军时期开始,中共部队里就没有少过老毛子的同志。

    “扯蛋,你小子就会瞎说,什么洋鬼子的,地道的中国货,好像叫刘托普,信上是这么说的,不跟你多说了,这是上级刚递过来的信,你自己看着,你读过书,有些方面比我要懂得多,也讲得出道道儿,可能和他的共同语言多些,接他的路上你们两个好好聊聊,多向新领导学习。”李厂长把信笺扔给李卫道。

    “哦!~~~~~~~”李卫声音拉得老长,他和李厂长一老一少两人之间,平时根本无所顾忌地乱开玩笑。

    巧得是两个人都姓李,谁都没把对方当外人看,平时言语中总是没大没小的。

    回到自己房间翻出自己新打造的sg-552,背上后肩,翻出四五个弹匣,把装满子弹的沙漠之鹰塞进左裤袋,又拿了十几支菱形钢镖,就剩差点没武装到牙齿,这一身行头是为借机为兵工厂打广告为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在兵工厂其他人惊愕的目光中,和两个警卫连的战士骑了三匹马出发了,天晓得这家伙要参加装备展览还是找人干架。

    由于兵工厂在太行山深处,中午出发,直至太阳落山才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峪。

    在新建立的军工部的办公室内,李卫顺利见到了刘托普,这位快四十岁的中年人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利剑出鞘的气息,从他那以睿智的眼神中,李卫就知道了这个八路军新部长绝对不简单。

    由于有着共同的话题,李卫和这位几乎大他年龄一倍的军工部部长几乎一见如故,比起李卫这个假军工来说,这个真军工可是真材实料,刘托普部长从22岁起就从四川出发,远渡重洋到德国求学,对兵器知识极其沉迷,后来认识朱得,经其介绍,在第二年到了苏联,参加远东游击队,今年因为黄涯洞第一兵工厂意外成为晋察冀战区的重要军火生产地,上级有意重点培养这个自给自足的兵工厂,作为战争资源缺乏的抗日战争年代,光靠缴获和购买根本无法维持长久战的消耗,能拥有一个兵工厂简直是傍上了金山,八路军司令员和副参谋长专门从把这位军工专家刘托普请来,建立军工部,不仅仅负责黄涯洞第一兵工厂,也负责管理晋察冀战区的其他小型军械所。

    新到晋察冀战区的刘托普部长,需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军工部门进行了解情况,也对黄涯洞第一兵工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李卫的到来,让他有了了解第一手资料的来源。

    yuedu_text_c();

    出乎李卫的意料,这个啃过洋面包的新军工部部长非常好打交道,一点也没有专家架子,反而很热情的请李卫共进晚餐,李卫饭桌上两人没有任何拘束,谈得融洽。

    对于出过国,意识比较先进的刘托普眼里,李卫这种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的年轻人,也算是异类,刘托普说的不少东西,李卫都没觉得很意外,好像以前就知道的样子,刘托普甚至觉得李卫像是出过国留过学的,他把疑问告诉李卫,李卫苦笑着否认了,出国?!不论是在现代还是近代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他连省都没出过,哪里出过国,只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国外的东西他获取的比较容易,比较快罢了。

    第一卷 第二十二节

    李卫用自己曾有个亲戚长居国外为理由解释了刘托普部长的疑问,其实这个亲戚是电视,报纸和因特网。

    晚上的促膝长谈中,刘托普部长初步了解黄涯洞兵工厂的发展,在他眼里,兵工厂的发展实在是一个意外和运气,李卫年轻人带来的理论结合了技工们的实践能力,结果创造了如此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李卫这个半路入行的人居然能搞出一个高温合金熔炉,实在不能不说是运气,实际上这都要归功于李卫的思维打破了原有军械所的发展僵局,使长期积累的量变达到了质变,而现在兵工厂正好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弹药生产刚刚起步,枪支也仅仅是仿制三八式步枪,各种发展的项目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来理顺,分清轻重缓急,而军区的首长们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特别请他过来为兵工厂的下一步发展作出规划。

    借着油灯的灯光,刘托普玩赏着李卫的sg-552,幽亮的枪身散发着淡淡的杀气,二十五发的小口径弹匣,他都不能想像这种口径的子弹能不能打得远,就是打中了杀伤力也不一定比过得三八式步枪,他估摸着这种枪在近战中只比德制驳壳枪的威力强些。

    “这枪的做工真的不错,李卫,你是怎么想得出生产这种枪的。”刘托普饶有兴趣的问李卫,从这支枪上就可以看得出兵工厂的工艺水平,而且居然能生产新型枪支,这肯定与李卫的丰富的想像力有少不了关系。

    “这个是造着玩玩的,工艺和材料要求太复杂了,实在是没法量产,即使是生产这一支也至少花了不少时间。”李卫无奈的说道,他本来想用生产新枪大规模武装八路军的,想在抗日战场上扭转一些八路军装备上的劣势,无奈军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是不能达到他的要求,造个地雷,整个手榴弹,翻装些子弹和仿制些支三八式都没什么问题,这些现代的枪几乎可以说是手工艺品,只能算是艺术品,根本不能作为武器量产化。

    “哦,能不能有结构简单些的。”刘托普确实对这支装弹量高的武器有着不低评的评价,在他眼中已经看到目前八路军装备的问题所在,就是枪械太杂,由于很多是缴获的,来源广泛,什么样的枪都有,捷克的,日式的,德国的,苏联的,中国产的,不仅零件不能互相拆用维修,而且子弹的口径不同,经常造成有子弹却不能用的尴尬局面,而且对兵工厂来说也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有是有,可是!~”李卫挠了挠头说道。

    “啥呀,有什么说吧,以后都一个部门,说得不对也没人笑话你。”早已把李卫视作部下的刘托普是很关心李卫的心理状态。

    李卫干脆把ak47的枪简单的描述了一边,这种经典枪支构造简单,异常耐用,流传最为
返回 >> 返回书页 >> 国破山河在目录

火鸡小说网是分享热门小说的开放平台,所有小说由热心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予以处理。
Copyright © 火鸡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